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行业聚焦 >> 公路 >> 正文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作者:未知 来源:论文代理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5-22 21:24:31

  摘 要:对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述。

  1前言:

  1999年交通部发布的《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交公路发〔1999〕79号)规定:“施工单位必须重视质量通病的研究和治理,对高填土下沉、软土地基超限沉陷、沥青路面早期破损、水泥路面断板开裂、路面不平、桥梁伸缩缝和桥头跳车、隧道衬砌渗水、防护工程和小型结构物表面粗糙、预应力结构管道压浆不实等质量通病必须制定预控措施。为切实控制好路基分层施工,对填方路基必须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为切实控制路基压实度,必须按试验路路基填土厚度的90%控制规模施工时的填土厚度”。

  由于多年来工程质量通病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和一定的顽固性,同时质量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我国公路工程存在的质量通病。

  交通部风懋润总工程师曾专门撰文总结分析了高等级公路路基路面的六项质量通病及其原因:

  (1)软弱地基路段预压时间不够,工后沉降过大,路面产生较大的不平整和横向裂缝;路基压实度不够和地基处理不当,引起路面产生较多纵向裂缝(沥青路面)或断板(刚性路面);构造物两端填土压实度不够,引起桥头跳车;

  (2)雨水进入面层引起面层网裂、变形和局部松散而形成坑洞;雨水透过面层滞留在基层顶面和基层质量不好引起冲刷唧浆、网裂、变形和坑洞,这种现象较多;

  (3)半刚性结构层厚度不足和工艺水平低,使路面产生早期结构性破坏;基层工艺水平不高,平整度差,使沥青面层厚薄相差较大,引起路面平整度较快降低;

  (4)面层采用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沥青,以及基层材料设计和工艺不合适等原因,使面层横向裂缝过多;

  (5)面层粒料级配不佳和沥青用量不稳定,开放交通1-2年,行车道就产生轻重不一的泛油现象,使表面粗糙度显著下降,抗滑性能衰减较快,这种现象相当普遍;

  (6)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不佳,细料和沥青用量偏多,使路面产生严重辙槽(车辆大型化和严重超载也是原因之一)。

  3济宁地区常见的工程质量通病。

  3.1防护工程和结构物表面粗糙。

  混凝土结构物表面不光滑,外观不美观。预防措施:

  (1)模板面要清理干净;

  (2)尽量采用刚度好的大模板,浇注混凝土前应用清水将模板湿洗干净,不留积水,模板缝应拼严,控制跑模,防止漏浆;

  (3)钢模隔离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4)加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重视外掺剂的使用研究;

  (5)混凝土振捣要密实,应不漏振不过振。

  3.2高填土下沉。

  深填、高填、半填半挖、桥头引道高填土或立交桥互通匝道填方,往往会在通车一段时间后下沉。预防措施:

  (1)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按试验路路基填土厚度的90%来控制规模施工时的填土厚度;

  (2)在新旧填土的衔接处,严格控制填土接茬台阶的最小长度,以避免接茬处超厚,压实不足;

  (3)防止漏夯或夯实不足,严禁超厚填土;

  (4)在机械难于压实的地方,用适当的小型机具进行补充夯实;

  (5)冬季施工时应使土在未受冻的情况下回填压实,避免填土压实密度严重不均匀而造成土体下沉;

  (6)回填几种土时,不能仅用某一种土的击实试验得出的密度标准作为所有填土的压实度标准,而应按填土的不同类别,做相应土的若干组击实试验,取值应符合相应规定。

  3.3沥青路面早期破损。

  是指路面在竣工后通车不久或一、两年内出现多处或大面积裂缝、破损。预防措施:

  (1)不要片面追求个别指标不合理的高水平,要全面考虑基层、面层的综合强度、舒适性、安全性和耐久性;

  (2)在沥青混合料摊铺碾压中,严把沥青混合料进场摊铺的质量关,严格控制摊铺和初压、终压的沥青混合料温度,严格按碾压操作规程施工,防止横向裂缝的产生;

  (3)严格按照《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做好纵横向接缝;

  (4)控制沥青混合料所用沥青的延度,或采用改性沥青。拌制沥青混合料时,防止加热过度,避免沥青混合料“烧焦”;

  (5)在特殊潮湿、寒冷、高温地区要使用新型沥青混合料。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33742    责任编辑:web33742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